健康管理:资本向头部集中,国家主导AI、大数据驱动健康管理,跨界者分食市场
2017年已接近尾声,动脉网再次开启一年一度的重磅活动“未来医疗100强榜”和“未来医疗100强”论坛。在榜单揭晓和论坛召开之前,动脉网还精心策划了大型年终盘点专题,将陆续对2017年医疗健康各细分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和展望,通过梳理30多个细分领域,洞悉产业全盘,为大家奉上丰盛的内容大餐。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6年登上百强榜的企业,他们是——咕咚、美柚、大姨妈、keep、妙健康、妈咪知道、掌上糖医、微糖、润尔健康、掌控糖尿病和薄荷科技。
如果说2016年的健康管理是呈现星星燎原之势,那么2017年的健康管理可以说是进入了发展的分化阶段,第一梯队企业开始领先发展。
2017年,健康管理企业的扩张并没有加快步伐,资本投入也没有2016年火热,对健康管理的定位不清,成了大多数企业逐渐沉寂的原因。
政策方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关于健康管理,尤其是慢病管理部分的政策在2017年,数次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
2017年,普通人群的健康需求已浮出水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介入,以及更多新玩家入局,健康管理行业开始出现规模经济,同时,资本的理性投入使得企业与企业间的“马太效应”也愈加明显。
以覆盖最小单元为目的服务落地到社区,既是响应国家分级诊疗的号召,同时,民众享受健康管理的成本也降下来了。健康管理由最初的高端服务逐渐发展为普适化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健康产业每年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截止2016年末已超过3.2万亿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已超过到1100亿,预计2020年还将扩展到2039亿。
加上智能医疗等高新技术不断研发成型,健康管理行业已由单一自主管理延伸至专业化实时管理,服务体验与大众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 多项宏观规划提出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在国家战略中站稳脚跟
2017年10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7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核实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慢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优先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患者,并逐步扩大到全部慢病人群,力争2017年年底实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覆盖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等人群。
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壮大在线教育和健康医疗。要求加强家庭诊疗、健康监护、分析诊断等智能设备研发,进一步推广网上预约、网络支付、结果查询等在线就医服务,推动在线健康咨询、居家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应用。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加强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突破健康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测设备,推动健康管理实现从点状监测向连续监测、从短流程管理向长流程管理转变。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规划》指出要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明确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个人等各方在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
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商业保险机构等参与慢性病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培育以个性化服务、会员制经营、整体式推进为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规划》中提到,要促进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发展面向中西部和基层的远程医疗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医疗,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能力。
纵观2017年的涉及健康行为、健康管理的大事件,我们基本可以看到两个大的发展趋势。
一是健康管理更多的进去宏观规划,涉及的范围更广,包括消费、人工智能领域的阶段规划中都指明了健康管理的内容;二是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辅助健康监测和行为管理开始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中。
二.资本趋理性,运动健身依旧火爆,企业头部效应开始显现
截止2017年11月1日,健康管理领域融资事件
(注:部分未披露融资金额的企业按照保守估算,数百万人民币≈100万人民币,数千万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依此类推,并换算成美元)
获得融资的企业分布领域
在重点关注版块,运动健身依旧火爆,本年度融资达13起,占据次席的包括移动健康管理、女性/儿童等特殊人群健康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管理。
根据动脉网数据库的统计,截止2017年11月1日,健康管理领域企业明确披露的融资总额额约为1.6亿美元,共发生36起融资事件,35家企业获得融资(妙健康本年度完成两轮融资)。
对比2016年同期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截止至2016年11月1日,共有53起融资事件,在数量上较2017年有明显优势,但这据披露的数据计算出的融资总额统计,2016年同期数据仅为1.01亿美元。
2016、2017年融资轮次对比
2017年健康管理领域资本趋冷,融资事件大幅减少。2016年,A轮以前的事件达41起,占比77%,仅12家企业完成A轮以后的融资。
数据表明资本与初创公司在这一领域尚在探索,资本投入不多,处于“广撒网”阶段;而纵观2017年的健康管理融资事件,轮次仍然集中在A轮与天使轮,达到A轮以后的企业仅为9家,大致延续了2016年的发展节奏。
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健康管理领域开始出现显现头部效应,资本更加关注的领域内的头部企业,大额融资开始出现。诸如轻加、悦动圈、育学园等企业已进入C轮融资的队伍,企业商业模式相对成熟,处于这个轮次的企业往往已经实现有规模的盈利。
值得关注的是,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妙健康今年共完成B轮及B+轮两轮融资,且数据相当亮眼,他们分别在Q2、Q3获得2.5亿、1亿元人民币的大额融资(共计约合5305万美元),在资本缩紧的2017年,这个数字在健康管理领域,并不多见。
三.新的技术趋势涌现
1.与大数据深度结合,苹果、阿里等巨头纷纷布局
健康管理是综合医疗技术的体现,其发展不只是单一产业推动,而是多产业协同助力的结果。
目前,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形态,健康已经不止是医疗领域企业的“专利”,以不同角度进行健康管理发展探索,市场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步调已逐步形成。
随着一系列健康管理应用及服务机构的脱颖而出,产业协同的实际应用正不断深入。苹果、阿里、谷歌等多家大型集团也在不同程度涉猎健康管理领域,并伴以自身在多类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步开展针对健康管理服务的综合技术运用,凸显各自产品优势。
大公司布局健康管理,数据成为首要关键
2017年9月,苹果发布最新款Apple Watch,该产品首先在硬件方面增加脉搏感应装置,实时追踪使用者心跳频率,监测其心脏健康状况。
同时,Apple Watch还以此收集海量心率信息,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反向推动该领域相关医疗研究。此外,该产品还同期加入了运动检测、睡眠监测等一系列物联网应用,进一步完善企业在健康管理产业方面多领域布局。
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2017财年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17财年,产品开发支出为人民币1.0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的7615万元增加3243万元,其中42.6%的增幅,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的增加。
本年度内,阿里健康聘请了更多信息技术工程师,以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网络,打造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智能分析引擎。
实际上,2016年10月,阿里健康发布“智能关爱计划“,就已经向智能化个人健康管理平台迈出了第一步。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智能以及三诺、海尔医疗、掌上糖医、鱼跃、罗氏、拜安进、欧姆龙等近20家知名智能健康设备和服务厂商”,面向消费者推出全领域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而在2017财年的业绩公告中,阿里健康更是明确提出:“本集团将与更多志同道合者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公众建立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
以健康大数据为依托,移动健康管理受到追捧
在健康大数据越来越值钱的时代,移动健康管理平台正成为服务的重要流量入口,作为健康管理领域中估值最高的公司,妙健康频频受到资本关注,仅18个月就完成了4.5亿元融资。依托健康大数据和可穿戴设备的接入,妙健康在移动健康管理方面逐渐摸索出他们的道路。
“妙+”是妙健康的健康数据及服务开放平台,接入了智能手环、血压仪、血糖仪、体脂称、体温计、胎心仪等17个品类300余款智能穿戴设备数据,同时也纳入了体检数据、基因数据、保险数据等各类健康相关数据。以开放流量入口收集海量健康大数据,从而达到精准健康行为管理的目标。
在妙健康CEO孔飞的概念中,“一个人能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也是成功的标签”。妙健康独创健康行为指数(M值)作为基准评估用户健康行为,正利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对用户日常健康信息进行测算。
M值越高行为越健康,让用户健康行为变得更可视化,并依据数值建立个性化健康任务库,包括运动、饮食、睡眠等,以帮助用户改善健康行为。
2017年8月,妙健康健康行为指数(M值)通过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等多个国家专业协会和机构组成的专家组验收,成为国内首个以数值的方式来评定个人健康行为的综合型指数。
通过国家权威验证,标志着健康行为大数据的应用前景无可限量,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实时采集大量用户健康数据信息和行为习惯,已然成为未来智慧医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当这些健康数据和生命体征指标集合起来,再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分析应用,必将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
2.人工智能持续火热,国家层面开启AI应用于健康研究的大门
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转折点,标志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加速产品化。行业内,资本投入极其火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相继获得大额融资。仅在2017年Q3,人工智能行业公布的融资总额就超过5025万美元,约3.3亿人民币。
根据今年9月动脉网发布的《2017年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报告》,健康管理配合智能硬件理论上能实现人体的全面健康管理。但限于目前的传感器、硬件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疾病数据积累不足等因素, 目前主要的应用范围是糖尿病、慢病管理、血压管理、乳腺健康管理、胎心监测等。
人工智能涉及的健康环节主要有风险识别、健康评估、精神监测、健康干预等。据动脉网统计,目前我国涉及健康管理的人工智能企业有8家,包括碳云智能、悦糖、医随访、经纶世纪等,其业务领域基本集中于于慢病和专病管理。
2017年1月,碳云智能联合数字生命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觅我™( Meum™) 正式对外发布,并斥资4亿构建数字生命联盟。
2017年10月,中国平安与清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合作的其中一项成果便是在国家卫计委的指导下,成立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
该项目旨在聚焦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研究、个人健康风险研究、医疗服务机构管理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以及健康大数据研究等课题,提升国内医疗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并强化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动国家和企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全球健康发展事业之中,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司长刘文先在该合作仪式上表示:“卫计委正在组建‘国家队’进入健康医疗行业”。
同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张景安在首届“智慧健康管理”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随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与大健康领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大健康领域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健康管理”的时代,让大健康领域“获得健康数据难”和“有了健康数据但缺乏干预手段”的两大痛点有了破解路径,让“治未病”成为了可能。
就2017年的一系列国家、企业动作来看,人工智能应用于健康管理领域的探索正在朝向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方向发展。
3. 社区健康管理落地,家庭医生签约促进居民健康管理
社区健康管理指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等各种技术和知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工作平台,对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疾病管理等技术服务。
2017年9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核实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慢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优先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患者,并逐步扩大到全部慢病人群,力争2017年年底实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覆盖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等人群。
国家要求对慢病及居民健康的全覆盖,使社区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响应分级诊疗,实现健康管理“最小单元”广覆盖
分级诊疗的提出与慢病防控进入顶层设计后,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大行其道,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服务的健康管理成为一大热门。
2017年5月,两江新区社区联合博奥颐和类经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携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分院、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共同推进糖尿病健康管理公益项目。
项目将在今后两年内,为两江新区八个街道15万常住人口提供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预测、筛查及治疗,将有效降低两江新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
对慢病的防控方面,要实现社区这一“最小单元”的慢病管理,就不得不提到现在的“家庭医生签约”这一举措。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2017年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说,2016年我国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达到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38.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而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要扩大到85%以上地市。
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全国领先的杭州,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成为家庭医生签约的关键。目前,杭州市全科医生轮训参训率达到97%,具体开展的健康管理和居家医疗服务包括:预防,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健康管理、远程健康监测和健康评估。
此外,嵌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部分也得到重视,包括补贴、责任制等政策,都为家庭医生签约履行健康管理义务以及社区健康管理的落地“添砖加瓦”。
智慧系统落地支持基层健康管理,为社区医生赋能
基层的社区卫生离不开智慧信息系统的搭建,在先进的“杭州模式”中,拱墅区作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典范,2016年已建设完成全科医生服务支持系统,以及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系统;2017年,“健康拱墅”平台上线和公共卫生的业务系统融合,实现居民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家庭医生为老百姓服务。
作为中国最早的全科医生之一,康佰瑞创始人李晓霞深知医生工作的痛点。因此,康佰瑞以研发智慧系统,为家庭医生工作赋能。
2017年,康佰瑞进一步加快针对基层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的落地,在深圳、银川、青海、河北等地开展智慧社区服务,打造分级诊疗和社区慢病管理、医健服务管理以及家庭医生的高效工作系统。
以医生工作站系统为基础,促进社区健康管理流程化,为基层医生提供健康管理的流程路径。
李晓霞表示:“康佰瑞将社区健康管理产品化,生成人群画像,为需要健康管理服务的人群制定智能化的管理计划和健康处方,让医生知道‘该怎么管’,利用高效的医生工作系统,支持社区这一最小单元的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据悉,今年,康佰瑞还将联合深圳市卫计委信息化中心,开展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课题。而深圳是国家医疗改革的慢病社区试点计划城市之一,因此,康佰瑞在深圳市下辖的十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医生授权使用工作站,让他们对社区的慢病患者进行更高效管理。
四.缩小或扩大?更多新型“玩家”入局
从服务性质上来看,健康管理的概念是缩小了,但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恰恰相反,健康管理的范围反而更广了,2017年,仍有不同领域的企业源源不绝的跨界进入健康管理,以期在这片巨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
1.嵌入社区健康管理,地产具有天然优势
谈到社区管理,地产向来拥有天然优势。以恒大为例,根据不完全统计,恒大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400多个社区,370万业主,每年新增70-80万人,为同行业翘楚。加上社区的周边资源,恒大具有运营互联网社区医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恒大健康的核心业务之一。
而其余企业房地产,大致也符合这一规律,通过自身强大的客户源,就保证了健康服务覆盖的人群基数,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加入健康管理的阵营。而在发展初期,仍以在社区内小型健康管理机构为主。
2017年9月,微医与鲁能集团在京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加速推进“互联网+家庭医学+地产”的深度融合,微医旗下新型医疗机构——微医全科中心入驻济南的泰山9号。为泰山9号业主和周边领秀城8万居民提供“全科+专科+家庭智能终端”的全程深度健康医疗服务。
2017年5月,万科翡翠联盟正式与国际高端医疗机构“上海红枫国际妇儿医院”达成战略合作,旨在为万科翡翠系社区引进国际一流的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在万科翡翠雅宾利瑨会所正式落成首个“翡翠社区医务健康中心”。
地产项目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看作是房屋的配套完善,但更多的是将涉及居住、生活、健康的行为看作是提供了一站式的闭环服务。
2.保险抢滩健康管理,盈利模式尚待探索
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机构的认可。
2017年8月,太保人寿投资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获保监会批复,而近日, 太保集团又披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该公司及太保安联健康险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向太保安联健康险增资7亿元。
至此,4家A股上市险企已全线对健康管理公司展开布局。
2017年9月众安在线与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国康私人医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由后者为其客户提供私人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而今年9月,众安保险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互联网保险第一股诞生。
在市场普遍看来,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能够对投保人以及保险公司构成双赢,投保人可以通过完成相关指标改善身体状况并减免部分保费,保险公司亦可以通过改善用户的生活习惯降低保险赔付率。
但目前,保险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其实仍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从健康管理的起源地美国的模式来看,保险公司对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一种必然趋势。
但从我国保险市场来看,保险公司设立健康管理公司,或者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投入大量资金,增加了消费者投保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保险机构自身的运营成本,成效尚未有数据证明,目前仍整体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投资者仍需耐心。
综上,动脉网认为,2017年,健康管理已经由此前以健康咨询、高端私人医生为主的“1.0”时代,迭代进入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衔的“2.0”时代。
由上文的分析可得,整个2017年的健康管理行业,可概括为——资本趋理性、政府主导、技术驱动、多方参与。
随着国家战略升级与人民日益重视的健康需求,诊前市场已呈现蓝海趋势,在各界跨界进入医疗领域的同时,健康管理行业以其广泛的受众市场成为各家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健康管理是一个学术概念,也是一种健康理念,如今还是进入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
但说到底,就商业的本质而言,它还是一个产业概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健康管理行业的普及与应用,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个人精准健康管理的时代已越来越近。
2017年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提到,支持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慢性病防治领域推广应用。被看作推动消费级基因检测产业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但由于政策监管落后于市场,基因技术普遍应用于健康管理领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消费级基因检测能否成为个人健康管理的驱动,我们不得而知,但随着2017年华大基因的上市领衔,市场或许在暗示着这个产业,有更多的“玩家”要分食这个市场。
文|李艳瑜
微信|halapotato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2016年,动脉网首次面向医疗健康产业发布了“2016年年度未来医疗100强榜”。
相较2016年,2017年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呈现怎样的态势?这些态势是让各领域的企业受益还是受阻?在2017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中,哪些领域的企业会上榜?哪些会落榜?……解开种种问题的钥匙,就是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近期推荐
★ 口腔:资本助力连锁扩张,牙医创业成为合伙人,数字化口腔已渐至成熟
★ 明医众禾宣布A轮融资6000万元,刚成立2年,最近开始规模化复制
★ 这位医生用轻资产做母婴健康咨询,创业1年每月现金流过百万,未来也要开诊所
2017年年终盘点
★ 口腔:资本助力连锁扩张,牙医创业成为合伙人,数字化口腔已渐至成熟
★ 医药行业:2017年有多项重磅政策落地,产业增长强劲、投资并购注重价值发现
★ 医疗大数据:基础依然落后,2017年国家队与人工智能企业入局,或将引发新一轮红海争夺
★ 医疗VR\AR:2017年仅一家公司融资,手术规划导航、医疗教育的前景值得期待
★ 医疗信息化:2017年市场增长乏力,企业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极?
★ 2017年中国医疗医药医保政策汇总,全面解读政策导向和监管逻辑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